成癮性之探討

發佈日期:2011/5/8
內  容: 1957年世界衛生組織(WHO)對毒品成癮(Drug Addiction)定義,乃為個體對一種慢性或週期性中毒狀態產生重復性施毒行為(天然或人工物質的沈迷狀態) 。其特點為:1.強烈的慾望和需求再度使用。2.加重劑量之趨勢。3.對毒品有生理與心理的依賴現象。4.有害個人及社會。毒品效果產生人類無法依個人心智(腦或中樞神經)的控制,探究其原因如下:
一、生化方面--「毒癮的生化性」
毒品具有強烈的成癮性,當它侵入人體與個體產生化學作用後,抑制受感神經產生非現實感及降低人類對外界的感知力,對一個長期使用毒品的人,腦功能已產生重大的變化。毒品進入人體產生化學反應並刺激中樞神經及腦神經產生欣快感外,毒品物質大部分溶於血液中再經由尿液中排出,一般人在三至四天就測不出有毒品反應(嗎啡和可待因在體內的殘留時間平均可達3至4天,乙醯嗎啡則在12小時內即偵測不到),但「毒的代謝物」仍然留存於人體脂肪組織中,時間將長達數年之久,對一個成癮施用者而言將可能長達百年。「毒的代謝物」在人體中與細胞共生,它會在人體生理上產生變化時(如壓力、緊張、低潮),毒品殘留物將會鬆動的被釋放出來,殘毒會再觸動中樞神經與腦神經產生「渴癮現象」,個體為了解決渴癮,潛意識中會控制人的(尋毒)行為,這就是為何毒癮難戒之原因。
二、心理方面--「生命的意義不存在感」
著名心理學家 Maslow (1970)從人的需求滿足觀點解釋「行為」的成因與動機,認為人類的行為動機是有其「目的」,人生追求的需求階段亦不同,其分為生理需求、安全需求、愛與隸屬需求、尊重需求、自我實現需求、知識與理解需求以及審美需求,這種詮釋一直是行為研究上探討的理論依據,如圖四:
人生的需求目標是人類行為之動力,人存在的意義是在滿足各階段及過程,而毒品的效力確能超越時間與空間,立即性的達到人之需求感(欣快感),成癮者能為了毒品可能對親人施暴(愛的需求),放棄安全需求不畏刑罰,不知價值感何在,甚至傷害自己的健康(安全的需求)亦無所謂,毒品所產生的副作用讓腦神經產生非現實感,扭曲對外界事物評價的看法,對於毒品成癮者來說,生命意義及目標已不存在,除了毒品能滿足他的需求外,一切對他而言皆是空(Nothing Care)。從 Maslow 的需求模式來探討毒品成癮者再犯行為產生的原因最為貼切。
三、人格方面--「毒癮人格」
成癮者個人因長期施用毒品,已認知其行為與社會群體有所衝突,因此,個體修正其認知結構、態度與價值觀等,並對外界的事物有其特殊的情感反應,故久而形成一套有系統的行為模式。一般成癮者有下列人格特徵:
1、顯著性(Salience):意指施用毒品為個人生活中最為重要的部份,它佔據個人的注意情感,並對施用毒品有強烈的慾望,進而影響其社交生活。
2、心境的修正(Mood Modification):意指個體在施毒後,個體主觀感受的改變,例如覺得心情亢奮,或者是產生解脫的感覺,對外界事物產生扭曲感。
3、衝突性(Conflict):施用毒品的行為,會形成與家人或朋友間的衝突,或是造成與其他活動間的衝突,例如工作、學習、興趣、嗜好、人際關係或是自我內心的矛盾與衝突。
4、緊張性(Nervous):個人隨時處於內心的緊張狀態,個體懷疑身旁的人、事、物,或他人將陷害於他自已,甚至產生被害妄想。
5、無責任感:成癮者情感淡薄,無責任感。
毒癮者在人格方面有其特殊性,無法與一般人相處,他活在自己的副文化中,也因此同類相聚,造成吸毒者是一群退縮的社會邊緣人,他們僅認同在此副文化的價值體系。

轉載自〈毒品犯成癮模式探討與矯治對策〉,《矯正月刊》。第188期。

回上一頁